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5 12:08:06 阅读量:
从规划到落地,从建设到管护,旬阳市铜钱关镇人大以 “时时在线” 的担当,深度参与天宝寨村湛家院子人居环境示范点打造,让这个寻常村落一步步蜕变为乡村治理的鲜活样本。
规划之初,镇人大便组织代表开展 “院坝议事会”。二十多位村民围坐槐树下,你一言我一语细数 “心头事”:“猪圈离厨房太近,味儿难闻”“下雨天污水流得满地都是”…… 代表们逐条记下,连夜整理出《村民诉求清单》,并带着清单走访规划部门,建议在保留老磨坊、古树等乡愁符号的基础上,优先解决排污、拆违等 “急难愁”,最终促成规划方案增设 3 处污水处理池、保留 6 处传统建筑。
施工期间,代表们化身 “巡查员”。看到工人为赶进度简化路基处理,代表李大姐当即拦下:“路要修得扎实,不能只顾快!” 监督小组随后跟进,督促施工方重新按标准施工。发现村民对 “刷白墙” 有抵触,代表们请来手艺人,改用彩绘涂料、玉米穗、旧瓦罐等方式装饰院墙,远远看去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赢得村民点赞。
为防 “一阵风” 式整治,镇人大牵头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将责任细化到每一户,代表带头认领院外公共区域管护任务。还推动村集体把闲置农房改造成 “积分超市”,村民参与环境维护可兑换日用品,激发长效管护内生动力。
如今漫步湛家院子,青石板路蜿蜒伸展,菜园篱笆错落有致,墙上 “农耕记忆” 彩绘栩栩如生。这场蝶变背后,是镇人大用 “铁脚板” 踏遍每个角落,用 “真性情” 回应每项诉求,让民主议事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共建家园的过程,为乡村振兴写下温暖注脚。
通讯员:吴瑜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