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5 12:07:33 阅读量:
八月的旬阳市神河镇,山风拂过田野,裹挟着烟叶的清香。一座座烤房升腾起袅袅热气,将碧绿的烟叶精心“镀”成金黄。当前,全镇3000余亩烤烟迎来采收烘烤关键期,从田间到烤房,处处是烟农忙碌的身影,处处洋溢着增收的喜悦。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神河镇各级人大代表的身影活跃在烟草产业一线,用实干担当为这片“金叶子”注入澎湃动能。
代表积极帮扶,共绘产业兴旺图景。在柳林村的百亩烤烟基地,编烟的竹竿整齐排列,二十余名烟农编烟、上杆、入炉,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镇人大代表、村支书王银汉穿梭其间,耐心指导编烟密度,叮嘱轻拿轻放。
“乡亲们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乡亲们做点事,今年村里引进贵州种烟大户,不仅让村集体增收,还为乡亲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我也是多年老烟农了,尽自己所能传授种烟技术,帮助贵州种烟大户种好烟,让大家都能挣到钱。”王银汉一边说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身后百亩烟田是他同乡亲们一同精心打造的“示范田”。从整地移栽到烘烤加工,他全程参与钻研高产技术,更带动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
65岁的陈大爷动作麻利地编着烟叶,笑容在皱纹间舒展:“我是村里的老烟农了!现在自己种不动了,到这来帮工一天还能挣百十来块钱,知足了!”从自家种烟到务工增收,这片烟叶承载着如陈老一般无数乡亲稳稳的幸福。
代表监督推动,播撒提质增效良种。丰家岭村人大代表陈先双的烟田里,晨露尚在叶尖,头灯的光束已穿透薄雾。十余名烟农头戴头灯在齐肩高的烟株间麻利采摘,这片60余亩的试验田承载着全镇烤烟品种升级的重任。“这些都是明年推广的‘种子选手’,试验成功就能帮大伙降风险、增效益!”陈先双话语间充满期盼。他积极联络镇农技部门引进新品,更将烟农反馈的种植难题转化为代表建议,推动技术精准下沉。
烟农刘大叔的竹筐渐满:“最近天热,我们凌晨两三点开工,赶九点前摘完正好烘烤。”沉甸甸的烟叶,沉甸甸的希望——在代表推动的科技赋能下,这片试验田正孕育着产业升级的金色未来。
代表献策聚力,唤醒沉睡资源生金。站在丰家岭村四组槐树坡,眼前30余亩葱郁烟田令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荒草丛生的撂荒地。村支书、镇人大代表陈廷孝轻抚油亮烟叶,脸上写满欣慰。“土地是宝贝,撂荒太可惜!”陈廷孝在镇人代会上提出复耕建议,推动村集体统一流转。如今,这片“荒坡坡”已变身“金窝窝”,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吸纳周边村民务工,人均日增收120元。“集体有实力,乡亲有活干,代表履职才算见了真章。”陈廷孝说。
一片片金叶,承载着丰收愿景,更辉映着神河镇人大代表躬身产业的坚实足迹。下一步,神河镇人大将继续依托代表联络站,围绕烘烤技术指导、烟叶收购保障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服务,让这缕“金色希望”在代表与群众的携手耕耘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澎湃、更持久的动力!
作者:刘伟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