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5 12:07:14 阅读量:
走进旬阳市赵湾镇,目之所及皆是和美乡村的动人景致:条条村道像银链般穿梭在田野间,串起家家户户的红火日子;连片的烟田如绿色绸缎铺展到山边,烤房里飘出的烟叶香混着泥土气,成了最动人的致富信号。农家院里,晒谷场上的金黄与院墙边的绿植相映成趣,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比枝头的果子还要甜。
眼下正是烤烟烘烤的黄金期,王庄村的烟田里热闹得像开了场丰收派对。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李明佩蹲在田埂上,指尖捏着片油亮的烟叶,给围拢来的烟农比划:“采收要瞅准‘熟色’,叶片发黄带点褐,烤出来才够味!”旁边的村副主任、镇人大代表李世发顺手递过一把剪刀,“来,我给你们演示下,切口要平,别伤着烟株。”烟农们边听边记,手里的活计却没停, “五联建”的烤房旁的烟叶很快堆成了小山,笑声顺着风飘出老远。李明佩望着这片1600余亩的烟田,眼里满是欣慰:“今年3位代表带头种烟,大伙儿跟着学、照着干,现在家家烤房都开烤了2炉以上,这收成稳了!”
田埂另一头,镇人大代表王富菊正提着水壶给乡亲们递水:“歇口气再干,争取上午把这10亩‘黄金叶’都采完!”作为高家坡村的“领头雁”,她自家种着40亩烤烟,却总惦记着村里缺劳力的人家。这不,刚忙完自家的活,就带着义务帮扶人员来帮忙了。“咱村今年1100多亩烟,可得赶在交售期前烤好,一个都不能落下!”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容格外实在。
在赵湾镇,像王富菊这样的“产业领头雁”还有不少。田道虎、陈显忠、刘呈相、李堂英、雷显全等等市镇人大代表,今年带头种了近千亩烤烟,他们组成“智囊团”,带着技术手册往田间跑,把烤房当成“课堂”,手把手教烟农“科技种烟”。“以前凭经验,现在靠技术,亩产能多收百十来斤!”烟农们算起账来,乐得合不拢嘴。镇上还修通了产业路,添了新烤炉,“人大代表+烟农”的“双联双帮”体系,把服务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如今的赵湾镇,近万亩烟田连成一片,村级烤烟合作社忙得热火朝天。58名各级人大代表在田间地头、烤房车间来回奔忙,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带动增收。当夕阳洒在金黄的烟叶上,烤房里传出阵阵烘烤的滋滋声,那是乡亲们“钱袋子”鼓起来的前奏,也是人大代表们用初心和担当,奏响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作者:刘家群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