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赵湾镇人大代表同做一篇“水”文章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5 11:46:42 阅读量:

今年以来,旬阳市赵湾镇遭遇雨涝不均的极端天气,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水源锐减,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陷入困境,“水荒”成为摆在全镇面前的急难愁盼问题。面对这一民生考题,赵湾镇人大始终将“人民至上”理念根植于心,迅速组织辖区内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扛起责任、冲锋在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响一场保水护水的攻坚战,同心同力做活做优“水”文章,用实干担当滋润群众心田。

“群众盼水急,我们行动就得更快!”镇人大代表、中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梁小平深知饮水问题关乎民生根本。他第一时间召集10余名村民组成找水小队,顶着烈日爬山越沟排查水源点,脚磨出了水泡、衣服湿透又晒干,最终找到一处新的水源。随后,他带领大家扛管材、挖沟渠、接新管,连续奋战了两三天,铺设管道,让100余户村民家的水龙头重新流出了清澈活水,村民们看着汩汩清水,激动地说:“梁代表真是把我们的事当成自家事在办!”

“社区就是大家庭,一户都不能渴着!”赵湾社区一组因老旧管道破裂、水源枯竭,60余户群众连续多日用水困难。镇人大代表、社区监委会主任李发伍与同是镇人大代表的一组村民邹家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两人主动牵头,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参与自救。20名村民迅速响应,自带工具投身修管找水一线,李发伍忍着腰伤蹲在沟里对接管道接口,邹家安则爬上陡坡探查新水源,两天时间里,他们修复了破损管道,寻得新水源并完成管道接驳,当第一股水流进村民水缸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保障村民用水,就是守护群众的‘生命线’。”金元村一二组的用水管道因极短时暴雨造成堵塞,加上水源不足,近200余户农户将面临“水慌”。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广斌和村文书刘刚平当即扛起铁锹、拎着水桶,带领村民钻进闷热的过滤池清淤。他们跪在泥水里徒手掏出堵塞物和泥沙石,顶着正午的烈日清洗过滤池,汗水混着泥水浸透了全身。经过3天清理,管道恢复畅通,他们又马不停蹄找到一处山泉水,协调设备引入备用水源,让群众和牲畜“喝”上了及时水,村民们望着水龙头流出的清清凉水,对代表们赞不绝口。

8月4日,气温已攀升至39℃以上,镇联赵湾社区领导、镇人大主席与镇人大代表、第五代表联络站站长、社区副主任李自军带领10余名村民,直奔二组小地名半坡区域。这里200余户群众因干旱造成水量减少,近期频繁出现断水、停水情况。大家分头行动,有的手持砍刀开辟山路探查水源,有的测量地形规划管道走向,李自军带头跳进不足半米深的石缝中清理杂物,烈日炙烤下,他的皮肤晒得通红,却始终干劲十足。经过一上午奋战,成功找到一处补充水源,并制定了管道铺设方案,预计3天内可彻底解决该区域用水难题。

这样的场景在赵湾镇随处可见:人大代表们化身“寻水员”“护水员”“送水员”,走遍山峁沟梁找水源、俯身在管道井(塔)清淤堵、肩扛手提送应急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换取民心。据统计,入夏以来,全镇人大代表共组织群众开展找水行动20余次,修复破损管道8.5公里,新增水源点7处,解决了1400余户群众的用水难题。

下一步,赵湾镇人大将持续聚焦“水”问题,建立人大代表包片联户机制,定期排查水源保障、管道维护等情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加快水利设施升级改造,同时引导群众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实处,以代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水文章”始终写满民生温度。


作者:刘家群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