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甘溪镇人大 | 创新履职“四重奏” 织密基层“平安网”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6 09:54:17 阅读量:

在秦巴山麓的旬阳市甘溪镇,一支扎根泥土、心系群众的队伍正以创新履职的实践,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新篇章。2025年以来,旬阳市甘溪镇人大主席团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将风险隐患排查、法治宣传、矛盾调解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构建起“排查—化解—巩固”的全链条治理模式,为建设平安甘溪注入强劲动能。

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员”。甘溪镇人大代表以“铁脚板”精神深耕基层,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依托“1个镇级代表中心联络站+7个村级联络室”的阵地网络,代表们常态化开展“四访”活动:进村组听民声、入农户察民情、到地头解民忧、走企业防风险。2025年汛期,55名代表兼任防汛巡查员,对全镇12个村(社区)的河道、地质灾害点进行“拉网式”排查。

代表们严格履行“民情日记”制度,将走访发现的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逐一记录,并通过“逢十接访”机制集中处理。2025年上半年,累计接访群众100余人次,化解信访积案9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筑牢法治乡村的“压舱石”。“法律知识只有接地气,才能入人心。”甘溪镇人大代表、桂花树村党支部书记李典群深知,法治宣传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为此,镇人大创新“三维普法”模式,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一是阵地全覆盖:利用代表联络站等平台,打造“代表法治课堂”,系统学习《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2025年,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6场次,代表人均学法9次;二是形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普法内容。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集中讲”,利用农闲时段在农家院坝“灵活讲”,针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上门讲”,结合本地真实案例“以案说法”。2025年,全镇代表参与调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三是载体创新化:线上依托“甘溪人大代表随手拍”小程序、村民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识;线下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

织密矛盾化解的“闭环网”。“调解不是终点,巩固成果才是关键。”甘溪镇人大建立“一事一追踪”机制,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全周期”管理。代表们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动态掌握协议履行情况,并联合司法所、村“两委”开展“法治回访”,防止矛盾反弹。

在甘溪社区,村民李某与张某因宅基地界址问题争执多年。调解专班接手后,代表多次上门倾听诉求,司法所干部现场勘验释法,“法律明白人”代表运用乡土规则疏导情绪,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并申请司法确认。此后,代表胡文博持续跟踪回访,确保协议内容全部落实。

构建长效治理的“新格局”。甘溪镇人大以“代表履职+社会治理”为抓手,探索出“四维驱动”工作法:

“随手拍”+民情日记:代表通过小程序上传问题,形成“上传—办理—反馈”闭环,累计解决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问题67项。

“1+1+N”网格治理:1名代表+1名网格员+N名志愿者,对重点区域常态化排查,2025年汛期组织清淤排险23次,转移群众38人次。

“代表+”多元调解:组建“人大代表+司法干部+法律顾问+村支书”复合专班,整合专业力量提升调解效能。

“三色”动态亮晒:对代表履职承诺实行“绿黄红”三色管理,公开进度接受群众监督,推动代表从“被动履职”向“主动作为”转变。

“我们将继续深化代表履职机制创新,推动人大工作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甘溪镇人大主席张昌东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社区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等民生领域,以监督之力推动服务提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甘溪大地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从“矛盾萌芽”到“源头化解”,从“单一调解”到“长效治理”,甘溪镇人大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正描绘着一幅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画卷。


通讯员:李毅垚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