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5-06 10:32:44 阅读量: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鼓励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干事能力、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实干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坚强党性。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少数干部干工作“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痕迹’当‘政绩’”“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等,都是党员干部党性不纯、政绩观扭曲的表现。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增强党性的首要任务,在深学细照笃行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以实际行动做党的纪律规矩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维护者。要始终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将“忠诚”二字刻在心上、融入血脉,做到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提高干事能力,提升履职能力。“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干事能力是践行正确政绩观非常重要的基础。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没有铁肩膀,担不起硬担子。新时代新使命,党员干部只有具备能担当、会斗争的真本领、硬功夫,才能扛得起重活,经得住磨难,打得了硬仗,在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勤于“充电聚能”,努力克服干事创业的“本领恐慌”,以过硬本领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坚持学用结合,将理论学习与日常业务紧密相连,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提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民服务的本领,争做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
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要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要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掌握“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在“四下基层”中,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基本功。
增强实干精神,彰显责任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等,都说明政绩不是靠夸夸其谈、虚报浮夸得来的,而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干出来的。党员干部要增强实干精神,涵养“实打实干”的好作风,在工作上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敢于担风险、敢啃硬骨头,向前看、往前站、往前干,不迟疑、不退缩、不等待。要保持定力,以扎实干为基础,一件任务一件任务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一项一项抓成效,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用实干践行正确政绩观,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姓名:薛艳宁
编辑:许沥心
责编:严江珂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