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段家河镇:法治春风润万家 精准滴灌结硕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11 14:39:54 阅读量: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旬阳市段家河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全民普法为目标,以深化法律“七进”为载体,不断创新普法方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普法宣传,在全镇开启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新风尚,让“法治春风”吹拂在汉江两岸,让“法治种子”厚植千家万户,谱写新时代法治段家河新乐章。

法治宣传进机关,以学促干提素能

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与领导干部学法同步进行。开展“五棵树振兴学堂”,科级领导轮流上讲台为全镇干部授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深化健全普法责任制,明确单位普法主体责任,提升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普法责任意识,推进法治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近年来,全镇所有在编在岗干部参加普法讲座15次,参加法律知识考试6次,参考率考试合格率均达100%。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庭审活动4次,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做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八五”普法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强大动能。

法治宣传进村组,法治观念入人心

 

盛夏时节,在段家河镇北庵村特色林果园区,司法所工作人员向园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宣讲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和电信诈骗等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这是段家河镇日常普法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段家河镇结合法治宣讲活动的不同受众,整合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包村工作组,从中择优选派人员组成普法小分队,打造多维度、全领域、立体化普法矩阵,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法治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走”进群众心坎。在工作中采取“法治+座谈会”“法治+乡村振兴”“法治+基层治理”模式开展系列宣讲活动。

面对群众时间零散、文化程度不同的实际问题,普法宣讲队打破照本宣科式的宣讲模式,用“接地气”的方式,带着“泥土味”拉家常,互动式交流解答群众最关心的防范电诈、婚姻家庭、土地流转及合同订立等法律咨询,让普法供给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五年以来,全镇开展“法律进村组”活动近180余场次,受众5000余人次,在宣讲中,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百余条,切实解决群众在交通、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群众广泛好评点赞。

法治宣传进校园,与法同行护成长

 

与法同行,守望成长。段家河镇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摆在全民普法突出位置,利用开学季、民法典宣传月、“六一”儿童节、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周等每一个与孩子们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政法队伍走进学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等法律向青少年进行专题普法,通过“小手+大手”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格局,共护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法治宣传樱花季,文明旅游法相随

 

旅游遇纠纷如何维权?”“遗产继承有哪些新规定?”在旬阳市“春来早”系列文化活动段家河樱花旅游季文旅活动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为游客提供“一对一”法律答疑。印有“‘樱’你而美,‘典’亮生活”的法治宣传标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争相前来领取“法治大礼包”。

连续三年在段家河镇薛家湾樱花盛开季,段家河司法所以“法景融合”为切入点,依托樱花旅游文旅IP,创新打造集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和文旅体验于一体的“樱花法治宣传季”,实现“普法宣传+文旅体验”双向赋能,打造“看得见、听得懂、传得开”的法治文化新场景。将法治文化深度融入,实现普法宣传从“流动式”向“站点式”、从“活动化”向“品牌化”转型升级。这种“参与式普法”模式让群众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传播”,游客在参与法治宣传活动时既能巩固自身法律知识,又能带动更多人关注法治,普法实效提升显著。

普法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分类策划“法律七进”系列活动,线上普法线下联动,实现从“主管部门独唱”到“全镇全村合唱”转变,为实现下一个五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讯员 张家林)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