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公安:“主动下访”化解3000余起矛盾纠纷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8-18 15:02:45
阅读量:
本报讯 (通讯员 李东 董书员) “近两年来,我们社区没有发生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上访案例,社会秩序越来越好,广大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尽享幸福生活……”8月14日上午,在安康市汉阴县蒲溪集镇社区,谈到辖区如今和谐文明的社会秩序时,68岁的社区主任汤承常十分欣慰。言语间,汤主任更对社区警务室民警耐心细致、优质高效的作风大加赞赏。“老百姓能有这么好的社会氛围,咱们的社区民警真是没少下功夫,他们无愧于百姓平安的‘守护神’……”
说起社区民警服务民众的事例,汤主任立马能列举出大堆事例。今年6月份,辖区两年轻小伙聚在一起喝酒,小伙刘某不胜酒力,且在酒后骑着摩托车回家,结果不慎发生意外自己倒地摔伤。面对近4万元的医疗费用,不仅俩小伙由朋友变成仇人,而且两家大人也闹得不可开交。面对这一矛盾,社区民警徐作权先后十多次组织调解,最终导致矛盾妥善化解。当两家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并“重归于好”时,社区民警徐作权心头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这两年来,在蒲溪集镇社区,诸如此类的矛盾纠纷10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这其中,不仅得益于社区警务室协同综治等部门坚决落实好“十分钟处置圈”,面对辖区出现的婚姻情感纠纷、邻里矛盾、债务纷争等,社区民警等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调处。今年5月中旬,社区“警花”杨景贵在入户走访时,看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婆婆愁眉不展。机敏的小杨意识到老婆婆可能有“心事”。于是,她主动邀请老人到广场去散步,并与老人唠起了家常。
原来,老婆婆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老人平时吃饭由两个儿媳妇料理,这个月在大儿媳家,下个月在二儿媳家。按理说,孝敬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可是,两个儿媳却不能好好照顾老人。不仅在老人面前摆出一副难看的脸色,还总是对老人指指点点,这让老人心头很不是滋味,老人甚至还曾产生过轻生念头。获悉这一情况后,杨警官一边开导老人,一边私底下几次找到老人的两个儿媳妇做工作。
通过一次次耐心细致的说服,老人的两个儿媳也都认识到了自身错误,对待老人的态度出现明显改观。与此同时,杨警官总会抽出时间来到老婆婆身边,与老人聊聊家常里短。看着老人的心情一天天变好,杨警官的心头也舒畅了,老人时常会握住杨警官的手,发自内心地说到:“你就是我的好女儿啊……”在蒲溪集镇社区,视杨警官为女儿的老人不在少数。由于近些年来总会有不法分子设下圈套诈骗老年朋友,杨警官总是及时为老年朋友送上“温情预警”,从而避免老年朋友上当受骗。
为了在辖区营造孝老爱老的和谐氛围,她与战友们一道,精心制作了多块传播“孝文化”的展板,并与辖区民间文化社团的文艺骨干精心编排了传播“孝文化”的民间小戏,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百姓敬老、孝老、爱老的意识。蒲溪集镇社区扎实细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举措,乃汉阴县公安局扎实推进群众路线,引导民警强化爱民为民意识的生动写照。
如今,“主动下访”已成为汉阴县公安局广大民警的自觉行动。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局民警先后及时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达3000余件,从而为构筑平安汉阴、幸福汉阴奠定坚实基础。汉阴县公安局局长宁斌表示:“很多小矛盾、小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置,就可能会成为引导恶性事故的‘导火索’,公安部门不仅要全力侦办大案要案,更要从平时的细微之处做起,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解,用真诚为民的情怀为百姓解难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