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4-28 09:44:36 阅读量:
旬阳市白柳镇人大紧扣法律新要求,构建“制度联通-能力提升-建议提质-监督增效-保障升级”五维工作体系,着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见效。
制度联通:打造民意直通“高速路”。紧扣新修订的《代表法》“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求,构建“主席团联代表、代表联选民”双线联动体系,推动民意直通、民忧速解。一方面,建立“三访三保”机制,开展代表当选必访、履职困难必访、重大意见建议提出必访,同步落实培训保障、履职资源保障、建议办理跟踪保障,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创新人大代表“移动履职”模式,推行“代表逢十代表日”与“夜间恳谈会”相结合机制,在原有5个固定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计划增设2个流动联络点,确保不同群体选民全天候找得到代表、进得了“家门”。
能力筑基:锻造新时代履职“尖兵”。围绕新法“政治坚定、服务人民”要求,实施代表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加强代表履职学习培训,监督代表积极参加上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履职培训活动,对请假制度严格把关,同时适时组织辖区内代表进行集中学习,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熟悉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履职所需的法律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
二是创新推行“老带新帮扶机制”,精选一批连任“老”代表,通过“经验分享交流会”,分享其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等领域总结的好办法,供其他“新”代表借鉴学习,提升履职本领。另外,计划与3个先进乡镇建立“履职实践联盟”,定期开展乡村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主题的跨区域联合调研,为履职打开新思路。
建议办理:构建民声转化“全链条”。落实新法“提高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质量”要求,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模式:
一是精准交办。对在二十届人大八次会议期间收集的24条代表意见建议进行整理,按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类型建立“民生急难愁盼”分级分类管理台账,通过代表意见建议交办会的形式逐一交办,明确责任部门、领导,形成权责明晰的交办责任清单。
二是全程督办。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年度满意度测评”,并推行“办结双评”制度,全年通过“现场视察验收+会上听取报告”跟踪问效,最后在下一年度人代会上既由代表对办理结果评分,又组织受益群众代表进行满意度打分,以此提升议案建议办结率以及代表和选民满意度。
监督增效:建立履职考评“新标尺”。贯彻新法“强化代表履职管理监督”要求,一方面,制定《白柳镇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将参会参训率、建议采纳率、联系选民频次等纳入量化考核,考使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对连续两次无故缺席会议的代表进行约谈,对履职优秀的代表通报表扬,激发代表比学赶超意识,增强履职动能。另一方面,推行“代表履职承诺制”,年初公开承诺为民办一到两件实事,年底组织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并接受选民满意度测评,通过镇、村政务公开栏、微信公众号公示履职情况和测评结果,让代表们在阳光下更好履职,实现“监督无处不在,担当实时可感”。
保障升级:夯实依法履职“硬支撑”。对标新法“履职保障具体化”规定,构建“三位一体”代表执行职务保障体系:一是资源保障。镇人大主席团对代表活动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对于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执行职务,积极向财政申请务工补贴。二是技术赋能。依托“旬阳掌上人大”小程序,实现代表建议“云端提交”、履职记录“一键生成”。三是宣传典型。鼓励号召镇人大专干改变以往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的工作作风,加强同镇、村人大代表的联系,积极聆听、了解、记录代表身边事,并通过中省市人大、陕西日报、民声报等线上平台宣传本镇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典型事迹,打造“白柳代表履职”IP,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看得见、听得懂、传得开”。
作者:胡亚南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