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28 09:45:13 阅读量:
立秋后的中午,阳光依然残留夏日的热辣。在甘双公路沿岸,一支捡拾垃圾的志愿服务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志愿者活动,而是旬阳市司法局甘溪司法所为社区矫正对象组织的一堂鲜活而深刻的“户外矫正课”。
汗水涤荡心灵,劳动重塑价值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塑社会责任感,甘溪司法所将教育课堂“搬”到了户外。活动现场,司法所所长率先垂范,与社区矫正对象一同劳动。大家低着头专注地沿着路基、草丛、水沟细致地搜寻,手中的夹子不断将烟头、塑料袋、纸屑、空瓶子捡起放入随身的垃圾袋中,神情专注又认真。秋日中午的“秋老虎”威力不减,不一会儿,大家的衣衫便被汗水浸湿,但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停歇,只有一次次弯腰和起身的重复动作,以及身后愈发整洁的环境。
“捡”起责任,“拾”起希望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天气热,但流流汗,心里反而更踏实了。看着自己亲手收拾干净的地方,很有成就感。”一位社区矫正对象擦着汗说道。“以前没注意,自己随手丢的一个垃圾会给环境带来这么大负担。以后我肯定不会再乱扔垃圾,也会提醒身边的人。”大家认真劳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连嵌在石缝里的烟头都耐心地抠出来。这份“细致”,是内心态度转变的最直接体现。这堂“烈日下的课堂”没有黑板和课本,却让他们在最直观的劳动体验中,感受到了奉献的价值,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以行促改,润物无声
司法所所长表示:“组织公益劳动,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特意选择这种需要付出汗水、服务社会的劳动,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在劳动中体会到奉献的价值和遵守规则的意义。这不仅是一次行为矫正,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道德课和环保实践课。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劳动的身影,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内心的改变和成长。”此次公益劳动,不仅美化了镇域的公路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顺利解矫、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甘溪司法所将继续探索多元化教育矫正模式,将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与公益实践深度融合,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走向新生,成为对社会有用、对家庭负责的守法公民。
作者:张道凤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