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4 09:50:18 阅读量:
“法官同志,我想把之前的欠款全部还清,请尽快帮我解除失信限制”。近日,被执行人张全主动来到西安鄠邑法院执行局向执行法官提出了结案的急切请求。
起因:失信阴霾笼罩求学路
张全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好友王宇借款7000元。王宇多次索要均未果便起诉到法院,后经法院调解,张全向王宇偿还7000元及利息。但张全迟迟未履行,无奈之下王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石志蔚多次联系张全,张全始终拒不配合执行,一直不接电话,不露面。经查询,张全名下确无足额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显性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为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石志蔚依法将张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名单。起初,张全对“限高令”不以为意,认为只要自己“低调”生活即可。然而临近开学季,张全为了孩子张小明精心挑选了一所私立学校就学。正当准备办理入学手续时,校方告知:因其父亲张全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且被限制高消费,孩子不符合该校关于家长征信的入学资格审查要求,录取资格面临取消!
转折:稚子诘问唤醒父亲良知
得知这一消息,张全如遭雷击,起初还试图辩解。
“爸爸,我想上学,老师说因为你的问题,系统报名时无法正常录取。你说过骗人不对,欠钱不还也是骗人吗?”然而孩子一句稚嫩却直击灵魂的追问,让张全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想到孩子可能因此无学可上或被迫转读其他学校,张全终于深刻体会到自己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带来的严重后果。
主动履行:羞愧父亲寻求法院解困境
失信污点,成了孩子求学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张全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一早便带着欠付款项主动来到了法院执行局,急切的找到执行法官石志蔚,表明了强烈的还款意愿,恳请法院帮助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
“孩子的话让我羞愧难当,我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耽搁了孩子前程,更不想让孩子从小就觉得失信是理所当然的。”张全懊悔道。
法院执行:履行完毕与双重教育
石志蔚迅速核实情况,确认张全履行意愿真实。在执行法官的见证下,张全当场将全部案件款7000元及迟延履行利息汇入法院指定账户。
“作为父亲,你本应是孩子的榜样和依靠,你的失信行为,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更直接剥夺了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伤害,这次是孩子用最朴实纯真的道理‘教育’了你,希望你永远铭记这个教训,真正认识到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和保护。”石志蔚说道。
鉴于张全已主动全部履行完毕,为帮助孩子顺利入学,石志蔚依据“全面+主动”信用修复新模式,为符合条件的张全当场出具了《自动履行证明书》,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清晰的载明了张全已主动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是证明其信用修复的关键文件。拿到《自动履行证明书》后,张全第一时间将其提交给学校。
“法官,谢谢你,前天我看孩子的报名系统,已经显示审核已经通过了,等待录取。感谢法官解我燃眉之急,更感谢法院给了我一次信用重生的机会!”几天后,张全打来了感谢电话。(文中均系化名)
作者:南睿、严媛婷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