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佐龙镇 让群众声音成为发展“金钥匙”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10 17:29:29 阅读量:

“咱们四组人多热闹,可乱扔的垃圾总让大伙儿犯愁。好些村民拉着我说,要是能添几个垃圾桶,咱村的环境肯定更清爽!”5月20日,人大代表柯贤珍一发言,就引来在场代表们点头赞同。短短3天后,16个崭新的垃圾桶就立在了花坝村四组路边,村民们忍不住夸赞:“这效率,真高!”这一变化,得益于佐龙镇创新的“双代表”议事机制。

该机制将人大代表与热心村民(群众代表)紧密联结。柯贤珍代表身边就常跟着几位热心的群众代表,他们如同村里的“顺风耳”,日常在小组里走动,将村民对道路、灌溉等问题的意见一一记录并带到联络站里。仅今年以来,这套方法就收集到近百条涉及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民意信息。

议事过程注重实效。蜡烛村的代表发现天旱和施工导致供水不足,问题反映上来后,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很快坐到一起,共同会商解决方案。经过实地勘查分析,最终决定对老旧供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具体方案正在加紧制定。

确保决议落地是关键。代表积极承担监督责任,紧盯执行情况。马宗村的村级道路完善工程启动后,群众代表在巡查中发现部分路段不够平整,及时反馈。施工方在他们的监督下立即返工整改,如今道路平整顺畅,村民出行更安心。环境整治时,花坝村的代表更是带头清理杂草,带动村民们纷纷加入,整个小组面貌焕然一新。

“双代表”机制推行以来,成效显著。除了花坝村添置的垃圾桶,5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已完工,让1500多名村民喝上了放心水;20多公里的村组道路得到新修或维修,出行更便利。更重要的是,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被点燃了,干群关系也愈发和谐。政策传达更顺畅,村民心声能更便捷地直达决策层面,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子的氛围越来越好。有效拓宽了民意渠道,加快了问题解决速度,正持续推动着佐龙镇的乡村焕发新活力。


作者:张文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