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来源: 时间:2021-12-01 16:21:08 阅读量: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感谢、感谢、……太感谢了!”11月22日上午,市民安先生拿着一面写有“为民解忧、心系百姓”的锦旗走进了榆林公安高新分局沙河路派出所,感谢派出所民警为其及时找到了价值十余万的医疗设备。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11月20日17时许,安先生报警,自己不慎丢失了一部价值十万余元的进口便携式动态血糖监测仪。处警民警通过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群发布扩散了失物找寻信息,当日20时许,榆林一院的一名医生在社区群内反馈,丢失的设备被好心人捡到后交到了医院导医台。看到动态血糖监测仪失而复得,安先生和家人激动不已,对民辅警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态度赞不绝口。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2020年以来,公安高新分局紧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树立一面旗帜、撑起一张网格、打造一支队伍、形成一套机制”为举措,主动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着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警务室,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积极协调办事处,围绕外观标识、基础设施、警务内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台账资料“六个统一”标准,13个社区建成了社区警务室、调解室、消防室和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实现了警务室和社区居委会的同址办公。推动实现“党建+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各派出所将党建要求融入日常、落实到经常,使党支部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公安工作的每个环节,让鲜红的党旗在社区警务室高高飘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所有社区警务室,营造浓郁党建文化氛围,进一步筑牢绝对忠诚警魂。落实精细化管理制度,每周对内务管理、窗口接待、执法执纪等方面进行一次检查,对群众反映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处理结果等执法和服务问题进行梳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示、及时整改。在2021年的“三个先锋”创建活动中,建业路、兴达路社区警务室和5名社区民辅警分别获评先锋岗位和先锋个人。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按照“一网全覆盖”的布局,综合考虑辖区人口特点、单位分布、社区布局及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治安要素,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3个一级网格、91个二级网格,建立了“1+2+N+X”(“1”指1名社区(网格)警务长,“2”指2名社区(网格)警务助理,“N”指社区专职网格员,“X”指高新义警)的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实现了“警格”“网格”的无缝叠加、有机融合,构建了“力量向网格流动、要素向网格聚集、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协调网格警务长进社区“两委”班子,实现了对社区民辅警、社区网格员的同考核、同奖惩。创新警务模式,实现了“一元治理”到“多元共治”的转变。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通过机关“减员”、公开“选将”等方式,任命了社区(网格)警务长13名,下沉警力36名,严格落实社区(网格)民警一律不参与派出所值班,一律不承担打击指标任务,一律不参与非警务活动“三个一律”要求,确保了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的专职化。目前,社区警力占到了派出所警力的42%。积极推进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先后组建了1500余名由小区、场所、单位、学校保安员、社区网格员、车位管理员等社会力量组成的“高新义警”,配发了马甲等装备,加强“义警”的教育训练、培训管理,完善了联动安保、联勤护校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治安巡逻、法制宣传、纠纷调解、救助服务等辅助警务活动。先后参与防范宣传357次,参与联合巡逻1400余人次,协助处置各类警情159起。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四个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

 

立足社区警务工作职责,围绕社区警务实有人口管理、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防控风险隐患、调处矛盾纠纷等专职工作,出台了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实施意见,细化了网格民辅警十项职责任务清单、编制了社区警务一本通,形成了层级分明、权责清晰、责任明确的网格职责架构,保障了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了考核奖惩、督察督导等工作制度,把信息采集、矛盾调处、社区发案、服务群众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对派出所、警务长、警务助理实行三级联考,采用月考核、季通报、年度述职考评等形式,与8项奖惩机制挂钩,保障了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深耕社区。健全了矛盾纠纷分类化解及“治安调解、司法调解、社区调解、人民调解”四级联调机制,协调司法所落实了22名人民调解员。创新推出了“菜单式”服务,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14起,化解因婚姻、家暴、经济、邻里纠纷570起,联合社区调解非公安类矛盾纠纷56起。

 

作者:孙宏

编辑:段鑫

责编:蒋奇

主编: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