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塔西佗陷阱”

来源:法制日报 时间:2017-01-26 10:09:13 阅读量:

  胡建淼

  党和政府确立了“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法治目标,我们政府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其中就有政府公信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50年代对百姓说,“你要相信政府”,他们肯定信。但现在对百姓说,“你要相信政府”,他可能睁大眼睛看着你,心里在想:政府可信么?

  有一个地方机场扩建涉及农民拆迁,因补偿款未到位,农民不肯搬。一位镇政府拆迁办主任去动员说:“你们先搬,补偿款年底之前肯定到位,政府向你们保证。”

  农民说:“政府向我们保证恰恰没用,因为政府是个组织,到时找谁去呀?你们应当有具体的领导向我们保证才对。”

  拆迁办主任说:“那就我向你们保证吧,到时可以找我!”

  农民说:“你保证不了。你算老几呀?”

  拆迁办主任没办法,就回去把镇委书记请出来动员。书记拍拍胸脯对大家说:“大家先搬,补偿款由我向大家保证,年底之前一定到你们手上。如果年底你们拿不到补偿款,就坐到我家门口去,我天天给你们管饭,总行了吧?!”

  书记已将话讲到这程度了,按理农民也该信了吧。但农民说:“你也保证不了,到时你可能高升了,可能调动了,也可能被‘双规’了……我们到哪里去找你呀?”

  这就是一个个别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的缩影。

  而政府的公信力恰恰很重要。2500多年前,孔子谈到立国之本时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当子贡接着问他,这三项中哪一项最重要时,孔子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信”。国无信不立。我们党和政府也将政府守信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衡量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和任务。

  那么,为什么我们个别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如此乏力?这可能与“塔西佗陷阱”有关。

  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曾出任过古罗马执政官、保民官、营造官、财务官、行政长官和外省总督等。他说:“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

  有的地方政府现在不被人信任是因为你以前说过假话。我们如何才能跳出“塔西佗陷阱”,很显然,也只有从说真话开始。

如何跳出“塔西佗陷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